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全球产业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绿色能源、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原子级制造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持续实现突破,创造出一大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新业态,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未来产业发展将紧密围绕智能、健康、低碳、空天四大主导技术群展开。
一是人工智能引领数实融合,加快重构数字空间。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与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成为全球未来产业最火热的赛道。其中,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随着以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为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具备广泛赋能千行百业的能力,正在或即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研发设计、医疗诊断、教育培训、金融预测等各行各业,对生产、生活和管理起到全方位全过程的赋能、赋智、赋值作用。
二是生物技术演进重塑医疗体系,持续延展生命空间。以基因编辑、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细胞诊疗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孕育新的变革,前沿生物技术有望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下步,随着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深度融合,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类脑智能等将成为发展热点,成为生物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其中类脑智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重点,美国、欧盟和日本相继宣布实施“脑计划”,我国也已确立了“一体两翼”的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体系。
三是低碳技术加速能源结构转型,不断提质绿色空间。在“双碳”战略牵引下,能源科技创新高度活跃,在风电、太阳能光伏、氢能等新兴能源科技领域实现诸多新突破。海上风电向漂浮式和机组大型化发展,正快速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漂浮式海上风电有望成为海上风电场主流结构。太阳能光伏发电效能加快提升,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异质结(HJT)、背接触(IBC)可能成为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电化学储能将成为新型储能的主力军,并迈向吉瓦储能建设新时代。同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氢技术正逐渐成为产业界瞩目的焦点,有望实现产业化应用。
四是空天地海一体技术重构多维感知,纵深布局立体空间。当代科技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朝深空、深海、深地进军,战略空间科技与产业发展正在加速深化融合。全球进入以商业化、军民融合为特征的新空天时代,各国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我国在2024年将“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积极布局发展低空经济。在深海领域,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海洋最深处,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以及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突破。